close
(一)心得:
整齣影片,我看到了男主角Harvey Bernard Milk(以下簡稱Milk)不斷膨脹的社會自我,不斷改變的社會認知,以及日漸凸顯他善變的個人特質-「言而無信」。Milk的情人Scott Smith離開他;Jack Lira為他上吊自殺;丹·懷特在影片中強烈質疑Milk背叛他。以上這些表象的根源是甚麼呢?
不論史實,單就影片觀之,Milk是為了追求與所愛之人有更好的環境搬去舊金山,為了憧憬的生活參加議員選舉。但在這過程中,他向Scott Smith承諾不再競選;他向Jack Lira承諾會照顧他;他向丹·懷特承諾合作,但是結果呢?Milk一再基於在當下情境中的自我認知採行背叛以往承諾的作為。
就只因為Milk是同志,是弱勢團體,為了自我與團體成員利益進行抗爭而獲得成功進展,我們就能忽略他的背信嗎?如果我們站在Scott Smith、Jack Lira與丹·懷特的角度,我們又會如何來審視Milk在不同群體中的為人呢?
(二)問題:
如果Milk不是美國第一位公開同志身分當選市議員代表者,你會認同他的個人特質嗎?「言而無信,不知其可。」Milk受人懷念,是因為他自私所獲得的成功?還是他身為同志的悲情?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